第53章 第 53 章(1 / 2)

这一日陈景书正在给赵载桓瞎吹故事听, 把他后世看过的超级英雄电影改头换面, 变成神仙妖怪之类的,乱七八糟糅杂在一起, 讲出来的东西陈景书自己都认不出本来面目了, 但偏偏赵载桓还听的津津有味。

这真的叫一个敢讲一个敢听。

正说着呢,皇帝那里却派人叫陈景书过去。

陈景书自己尚且不觉得有什么,赵载桓倒是先一步紧张起来“父皇找陈庶子有什么事情”

那太监哪里会说, 只摇头说不知道。

陈景书见赵载桓担忧, 便道“无妨,身正不怕影子斜,太子不必担忧我,何况, 皇上传唤哪有不去的道理。”

赵载桓哦了一声, 嘱咐道“若是父皇生气,你就打发人来告诉我,我立刻去给你求情。”

陈景书笑着说好。

当然没提如果皇帝真的要处置他,那根本不是赵载桓可以左右的。

不过陈景书并不觉得皇帝会在这个时候处置他,毕竟他也没啥可处置的呀。

这么想着,到了皇帝那里, 发现今日翰林院班房里当值的还是沈纯, 因身后跟着人, 陈景书也不好多问什么, 倒是沈纯对他咧嘴一笑, 陈景书顿时明白肯定没什么大事。

果然, 这日皇帝的心情似乎很不错,陈景书进去的时候正巧看到卢克思扛着自己的画板出来,顾不上说话,只是略打了个招呼,陈景书便进去了。

皇帝这回没有端坐在桌前的椅子上,而是倚在靠窗的榻上,陈景书过去行礼问安,皇帝叫了起,然后才道“陈卿近些日子去蜀中了”

陈景书当然知道这个陈卿说的不是他,而是自家大伯,便点头道“是,前些日子刚来的信。”

皇帝哦了一声“他也给朕写信了。”

陈景书丝毫不意外这话,要说陈孝祖和皇帝之间没有联系那才叫不可信。

不过能把信直接送到皇帝的桌子上,陈孝祖的信恐怕不仅仅是用来闲话家常的,但以陈景书对陈孝祖的了解来说,除非是遇上特殊情况,否则这额外的功能他是半点不会用的,估摸着他平日里和皇帝的通信真的就是闲话家常。

只是不知皇帝这个时候突然提起陈孝祖是为何。

陈景书没有说话,皇帝伸手指了指,示意他坐下,陈景书谢过座,皇帝这才道“近些日子又有御史往朕的桌子上送折子,说的是薛家的那个薛蟠又闹了事情。”

皇帝用了又字,陈景书便知道他很清楚薛蟠以前的事情了,便道“臣倒是知道薛蟠,只是近日并不关心他的事情,倒是没有听说薛蟠又闹出什么事情来了。”

皇帝嗤了一声道“他难道能闹出好事来”

说完这话,也不需要陈景书再说什么,皇帝叹道“朕原本念他们也是开国功臣之后,到底留几分情面,却不知朕留了他们的脸面,他们却不留朕的脸面,一而再再而三,把天子脚下当成什么地方了”

说到这里,他看了眼陈景书“原本都不是什么大事,若犯事的是寻常百姓,何必要往朕的面前说,不过是他们仗着祖上的脸面,肆意妄为罢了,这事明儿会交给太子处置,只是太子尚且年幼,你需得多多帮衬他。”

陈景书问道“是只有薛家,还是包括了贾家”

这个问题陈景书是一定要问的。

当初陈孝祖在的时候就没有瞒过他皇帝对于薛家贾家一类的态度,只是那个时候只说时候未到,可现在皇帝提起这事,陈景书不需要问也明白,皇帝确实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。

按照最近朝堂上听说的,有些人依旧在反对赵载桓做太子,觉得他既年幼又无功劳,远不如裕王。

如果最初陈景书还觉得这些人是真的支持裕王的话,反对到了如今,陈景书哪里还能看不明白呢

这些人并不是支持裕王,他们仅仅是反对赵载桓罢了,而反对赵载桓,便是在与皇帝博弈。

当然,赵载桓确实算个不错的试探。

赵载桓虽然是皇后所出,但谁都知道皇后身体一直不好,从去年起更是连宫务都不过问了。

一个连管理后宫都做不到的皇后,其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大半的地位。

何况等皇后死了,日后怎样可还不好说呢。

如今后宫由两位贵妃掌管,其中贾贵妃无子,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,且看着她入宫多年,年纪也不小了,却一直没消息,估摸着以后有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
再说了,就算有,等孩子长大也得十几年呢。

另一位就是裕王的生母俞贵妃了。

照着这个势头看,等皇后死了,俞贵妃是下一任皇后的可能性很大啊。

这么一算,如果要推出一个人来反对赵载桓,裕王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

而皇帝选在这个时候对薛家贾家动手,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薛蟠又犯了事,激起了皇帝的新仇旧恨,让他觉得忍无可忍了。

皇帝能忍那么多年,也就不在乎这一日两日的功夫。

真正让人在意的,是这几家又犯了当年的老毛病,开始跟着某些宗室权贵们的后头当拉拉队了。

皇帝要处置他们,不过是杀鸡给猴看罢了。

果然,听到陈景书的问题,皇帝看他一眼“这有很大区别吗”

当然没区别

因为就在陈景书回去之后,黛玉便告诉他“宝姐姐的婚事定下了,已经选好了日子,才打发人送帖子来,到时候请咱们过去呢。”

陈景书的心中突然冒出个人选来“薛家大姑娘的婚事嫁了哪家”

黛玉笑道“还能是哪家,自然是贾家。”

陈景书哦了一声“贾宝玉”

黛玉见他脸上没有半点轻松的神色,不由问道“怎么了有哪里不妥当”

陈景书摇摇头“只是听说前些日子薛家大爷又犯了事儿,如今还没解决呢,却没想到薛家大姑娘会在这个当口出嫁。”

心里却明白了皇帝那句话的含义。

嗯,现在看来,确实没有太大区别。

薛家在贾家住了那么多年,又接连往贾家填了那么多的银子,这会儿两家又结了亲,既然如此,若要动手自然没有区别。

只是看着黛玉脸上真心为薛宝钗高兴的表情,陈景书一时不知该怎么告诉她,先不说这婚事来不来及成,就算成了,她的宝姐姐恐怕也不能过的好。

当然,如果薛宝钗不在意家世不家世的问题,那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了。

毕竟皇帝虽然是要杀鸡给猴看,却也没打算真的把鸡满门杀光。

这么想着,陈景书对黛玉道“贺礼你看着准备,只是如果近些日子他们几家往咱们家里送东西,你不要收。”

黛玉奇道“这事咱们送礼也就罢了,哪有他们还给咱们送礼的道理。”

话刚说完又觉得不对“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”

陈景书摇摇头“不算大事,也不是小事,天阴了而已。”

这可算不上什么雷霆暴雨。

黛玉迟疑一下还是点头答应。

陈景书这才安心。

这可不是他多担心黛玉贪财,而是当初甄家出事的时候便往贾家送了不少东西,说是先存在他们家的,贾家居然也收下了。

若说这些年贾家干的事情中哪哪一笔黑账在皇帝那里最大,陈景书敢打包票一定是这事。